生物修复材料 | 科普贻贝粘蛋白

2017-05-10

贻贝就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海鲜——“海虹”,而贻贝粘蛋白则是贻贝足丝腺分泌的一种黏性蛋白质,最初科学家盯上它,是想将其作为生物胶水应用于医疗领域的,然而在临床中,却发现贻贝粘蛋白可不只是“粘”这么简单,在很多功效上它都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。

作为一种天然提取物,完整的贻贝粘蛋白是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10肽,70-90个10肽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蛋白质,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带有多酚结构的大分子蛋白质,具有出色的修复和持续抗氧化能力。针对问题皮肤,可稳定皮肤状态,缓解灼热、刺痛、瘙痒、紧绷和潮红症状,修复皮肤屏障。通过长效抗氧化的独特机制,长期使用有明确的抗衰和抗糖功能。
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疗中心皮肤科临床证明,贻贝粘蛋白的物理和生物特性也非常适合添加在护肤品中。在皮肤屏障如果受损的情况下,会导致皮肤中氧自由基升高、破坏皮肤细胞,出现皮肤干燥、敏感等问题,同时加速皮肤老化,出现暗沉、细纹等问题,贻贝粘蛋白中的多酚结构能够和皮肤细胞紧密贴合在一起,并且形成一层致密抗氧化的保护膜,持续清除氧自由基,有利于皮肤的快速修复,和预防皮肤加速衰老。
贻贝粘蛋白分子式
可以看到,贻贝粘蛋白中含有20%的赖氨酸(上图红色圆圈),赖氨酸带有较高载量的正电荷,它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与带负电荷的人体组织细胞相结合,从而促进细胞贴壁爬行,加速创面修复、促进愈合,大大缩短了烧伤病人的恢复期,提高了烧伤病人的生存机率。
同时,它还含有10%的多巴基团(上图蓝色圆圈),多巴可消耗环境中的氧, 同时对活性氧等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, 这使多巴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。贻贝粘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带有高含量多巴基团的蛋白质,在正负电荷物理吸附性下可持续在局部发挥抗炎、抗氧化、促修复等作用。
贻贝粘蛋白是贻贝的提取物,贻贝生活在海水中,通过足丝将自己固定在石头、船等固体上,可实现隔水粘附,耐受海水的冲刷。贻贝粘蛋白无惧体液冲刷,可紧紧附着在私密黏膜上持续发挥作用,目前没有其他生物材料有这样的效果。
贻贝附着在海边石头上
贻贝粘蛋白的PH值为4.5,呈弱酸性,可有效维持酸碱平衡,保护不受细菌、病毒的危害。
蛋白分为营养性蛋白和非营养性蛋白,营养性蛋白是细菌的培养基,会加大感染及炎症的几率。而贻贝粘蛋白是非营养性蛋白,可在起到抗炎、抗病毒、抑制细菌的功效。
贻贝粘蛋白不是药物,不会产生治疗依赖性,无耐受性。它是一种纯天然物质,与人体的相容性好,不会引起皮肤刺激、过敏及细胞毒性,在体内可完全降解为氨基酸。
贻贝粘蛋白带有满满的正电荷,它所携带的正电荷,吸引人体组织中带负电荷的细胞到达创伤处,并利用细胞贴壁爬行的作用使伤口加速恢复,从而达到修复创伤,黏膜加速愈合的作用。
贻贝粘蛋白促进细胞贴壁效果对比
贻贝粘蛋白的促进创面修复、促愈合功能可以大大缩短恢复时间,提升恢复效果。
从贻贝粘蛋白的生长环境及物理作用所产生的独特效果来看,它能够实现隔水粘附,但其实,它还有保持私密年轻态、抑制黑色素形成等功效。



分享